红色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园开发策略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种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也受到许多旅游产业投资者的青睐。本文试图从解析湖南某红色旅游生态产业园的开发策略,探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
项目概况:红色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园位于位于湖南省中部,紧邻韶山毛主席故居、陈赓大将故居等,属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的中心地带;东距长沙约70公里,距高铁站、高速口仅六公里;生态园占地1800亩,拟总投资12亿元,现已建成大将广场、葡萄示范园、葡萄酒厂、葡萄酒庄。
项目现状: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园2008年开始动工建设,八年时间实际累计投资一亿元,目前实际仅葡萄产业链初具规模,其他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基本处于停滞开发状态,典型的挂在墙上的规划,没有落地。怎么样坐实规划,让规划实实在在落地,需要紧迫探讨。
根据现有条件,提出以下四条开发策略:
一、做大葡萄产业链,创造现金流。葡萄产业链是目前整个产业园唯一正式商业化运作的项目,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稳定的现金流,给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生态产业园现有一个葡萄示范园、五个葡萄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500多亩,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另有一个年产值6000吨的葡萄酒厂、一个4000平米的阿德梅勒酒庄。做大葡萄产业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扩大葡萄园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对葡萄示范园进行整修,符合观光旅游需求;第二,酒厂扩大葡萄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产量,通过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强销售队伍建设;第三,加强葡萄酒的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当地人文优势,挖掘品牌内涵,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结合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定期举办红酒文化节等活动,多方面加强品牌宣传攻势;第四,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据了解,园区目前已经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相关规定两年后可申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两年年限已够,尽快申请,申请成功后可获得6000万以上20年免息贷款,可大大减少园区建设资金压力。
二、 建设近现代湖湘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湖湘文化精髓。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发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以现代的手段进行传扬。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近现代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是大量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近现代人物出生地,包括曾国藩、毛泽东、秋瑾、刘少奇、彭德怀、陈赓、谭政、齐白石、黄兴、雷锋等。现有的包括陈赓故居等仅限于简单展示生平事迹,我们需要很好的挖掘历史人物的特点,展现不为常人所知的独特一面。展现形式要新颖,利用4D影院等现代技术,做到寓教于乐,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定期举办湖湘文化主题论坛,扩大湖湘文化馆影响力。文化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要主动联系相关主管部门,争取相关政府扶持资金。
三、 建设军事文化主题公园,生动形象展现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既要考虑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也要考虑长期运营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公园项目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国近现代武器展示,体现我国国防力量从弱到强的艰苦过程,相关武器可以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批赠与;二是体验式军事主题娱乐项目设计,包括攀岩、射击、迷宫、拓展训练等,突出项目的互动性、寓教于乐。
四、打造温泉休闲、温泉养老地产。温泉位于生态园正前方,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温泉出水量大,出水口半径在50厘米以上,水温常年保持在38.5度,由于开发经验等缺乏,目前温泉仅用于小型水利发电,无其他商业开发。充分利用温泉资源,可从这几方面入手:一,讲好温泉故事,开发温泉矿泉水资源。温泉地处韶山毛主席故居山脉的南端,可谓一个龙头一个龙尾,加上本身当地地名含“龙”,打造龙为主题的温泉概念贴近现实、易于传播;二,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一体的温泉休闲养生基地,吸引周边旅游景点客群到此二次消费;三、打造富有特色的温泉酒店、高端温泉养老地产。
总之,方案设计需要把握可落地操作、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既要紧跟国家政策,享受政策红利,也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胆创新,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
上一篇:国家高新区升级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