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浅析(一)
一、行业基础概况
(一)行业类型划分
石化化工行业主要分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四大板块,具体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分类标准。
大类
中类
小类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开采
陆地石油开采;海洋石油开采
天然气开采
陆地天然气开采;海洋天然气及可燃冰开采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煤炭加工
炼焦;煤制合成气生产;煤制液体燃料生产;
煤制品制造;其他煤炭加工
核燃料加工
生物质燃料加工
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加工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有机化学原料等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肥料制造
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
微生物肥料制造
农药制造
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制造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涂料油墨、工业颜料、工艺美术颜料、染料、
密封用填料制造
合成材料制造
初级形态塑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化学试剂和助剂、专项化学用品、林产化学产品、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医学生产用信息化学品、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动物胶及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炸药及火工产品、焰火、鞭炮产品制造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肥皂及洗涤剂、化妆品、口腔清洁用品、香料香精及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医药制造业
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药品制造
化学纤维制造业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化纤浆粕、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
合成纤维制造
锦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氨纶纤维制造
生物基材料制造
生物基化学纤维,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业
石油、天然气等钻采;炼油、化工生产;日用化工、制药等专用设备制造
(二)石化行业特点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工艺路线长、环保和安全要求高等特点。
——三强:资源性强、垄断性强、周期性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为煤、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属于国家垄断性资源,同时石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有周期性波动,在产量、收入、投资等方面呈现极强周期性,化工行业有自身的景气周期。
——三大:投资强度大、生产规模大、市场风险大。石化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石化成套装置投资昂贵,生产规模大,动辄投资额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石化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生产能力的形成具有间断性,投资回报期又比较长,同时大宗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盈利不稳定。
——三高: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工艺水平高、环保和安全要求高。石油化工产业链结构复杂,与汽车制造、建筑业、农业、国防、医药等行业联系紧密。同时化工生产经常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环境下进行,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同时属于更高能耗行业,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对环保安全要求高。
(三)产业链情况
石化产业链上游涉及石油、天然气、煤、无机盐矿等开采,中游涉及基础化学原料、化学中间体、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以及衍生品的生产,下游涉及农药、化肥、医药、电子化学品、化学助剂、日用化学品等终端产品制造。
图1-1 石化行业产业链
——石油化工产业链。原油经过分馏、热裂解、催化重整等工艺,生产燃料油、润滑油、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石油产品,及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再合成塑料、纤维、橡胶、树脂等下游产品。
图1-2 石油加工行业产业链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以天然气为原料,通过净化分离、裂解、氯化、硫化、脱氢等反应,生产合成氨、甲醇、乙炔、氢氰酸等基本化工原料,再合成尿素、草甘膦等化肥农药、塑料、纤维、橡胶、树脂、有机硅、化学溶剂等产品。
图1-3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
——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产业,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制化学品以及煤基新材料。
图1-4 煤化工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