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亚望京中心A座 401号楼5层

邮编:100021

电话: 13552913761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如何做好产业园区顶层规划设计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04-07] 发布者: 点击次数: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园区产业的集群和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产业定位、路径选择、产业培育以及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园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选择和主动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

         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拍脑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园区各种因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产业孵化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既包括现有产业项目迁移,也包括现有产能转移而产生的新的投资项目,它主要受企业投资最为关注的“市场、成本、资源”三个因素的影响,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这其中有低成本的吸引力,有市场扩展的需要,也包括环保的压力。无论是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是苏州工业园;无论是传统加工业,还是高科技制造业,大抵如此。

         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方式逐渐多元化,产业园区在考虑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时也变得复杂了,面对外部众多的产业转移机会,该如何做出选择,既能够实现园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能够避免亦步亦趋,始终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我们认为,园区管理者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双向思维”,掌握灵活性,适度而行,方能把园区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1、比较优势与跳出比较优势陷阱

         借助比较优势原理,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园区招商的通常做法,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任何事情的对立在一定条件都会走向它的反面。过分依赖比较优势很有可能会将园区经济带进“比较优势陷阱”,失去培育竞争优势的机会。因此,园区管理者在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防步入“比较优势陷阱”。

         2、微笑曲线与克服微笑曲线局限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很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依赖成本优势,主要定位于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中间环节,“不敢奢望”产业链条的两端,即前端研发环节和后端营销环节。这样甘心做生产基地的想法是难以持久的,一来现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研发和营销环节,二来作为生产基地的成本优势将随着园区发展而降低。因此,产业园区应克服微笑曲线理论局限,重点选择一两个细分领域发力,实现细分领域的“两端”突破。

         3、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同举并重

         园区产业发展不是简单的用企业把园区填满,而是要走产业集群化道路。产业园区要想实现内生可持续的发展,就应该有长远眼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全球抓“药”,全方位布局研发基地,通过承接技术转移,吸引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产业化项目,从而练就园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园区经济未来,构建园区更为安全的产业体系。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进入4.0时代,中国主导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重心在于产业圈层内腾挪和跨区域的转移,更加注重对转移承接地区综合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以及对转移承接地区消费市场的考察。产业转移呈现整个产业链的转移,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多个营运环节伴随新的生产基地布局也转移过来,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整体转移。这也为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同步推进提供了条件。

         二、推动本地产业升级

         产业园区,在我国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30多年来,我国很多园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们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是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和企业基础的园区,通过整体规划和专业服务,提升软硬环境的产业蜕变模式。一般而言,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发展环境的升级、发展主体的升级和发展技术的升级。

         1、发展环境的升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园区粗放式经营已经走到了尽头,集约化发展日益成为共识。园区集约化发展离不开发展环境的升级,它不仅需要做好硬环境建设,更需要做好软环境建设,针对园区发展中常见的企业布局混乱、发展粗放、缺乏配套服务等情况,遵循产城融合的新发展理念,打造适宜的产业园区环境,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乃至于专业产业服务,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2、发展技术的升级

         发展技术的升级也称发展驱动力的升级。过去,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凭借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等实现产业集聚,而未来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将更多的依靠技术创新、智造升级。技术创新有难度的园区,也可以通过购买研发创新成果进行商业化,或者外包采购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智能化改造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主要包括建设智能车间、机器人替代人、工业4.0改造、产品远程维护等。

         3、发展主体的升级

         园区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在产业升级中,园区管理者作为园区的发展主体思想不能落伍,而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步,善于把握趋势和机遇,努力成为领域内的行家。园区可以通过支持和提供培训、再教育、考察调研学习等服务,提升园区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进行园区管理机制的改革,吸引专业型人才、专家型人才、新型智库机构等参与园区运营管理,以迎合园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三、孵化高效益未来型产业

         产业孵化不同于企业孵化,是以实现园区特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一种企业群或产业链孵化模式。产业孵化是三种路径中最难的一种路径,发展周期最长。但相对于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产业孵化是根植于当地核心优势资源的产业生态孵化,具有根植性的优势,更利于有组织的创新。未来型产业呈现非连续的机会导向和爆发式成长,产业规划的重心应通过持续的政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投入,实现核心产业生态的培育,获得长期的价值回报。

         1、产业的根植性

         “根植性”反映的是园区产业发展与资源条件的匹配度,能够最大化发挥园区的优势资源,并且最好能将园区的核心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产业孵化的根植性越高,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融合程度越深,这样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复制和被转移。典型案例如杭州的数字经济、重庆的笔记本电脑等新产业集群,基本都遵循了这一逻辑。

         2、有组织的创新

         产业孵化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产业孵化模式,园区管理者要深入研究特定产业链的发展规律,瞄准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或者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有序的资源投入和支持政策,包括新型孵化器、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券、研发中试平台、创业辅导平台等,形成有组织的产业创新链(项目群)。

         3、人才引领产业

         在未来型产业领域,人才成为体现竞争力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产业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定位更多地考虑人力资源禀赋或对人才的吸引力;二是结合产业发展引进各类人才及智力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科学家、企业家、创业人才等;三是打造人-城-产的内生循环机制,打造面向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群的友好城市,培育鼓励创新创业的活力氛围。

         这三种路径模式是可以并行存在的,大多数园区都是同时实施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的发展模式。而面向未来的新经济和新格局,各种产业面临颠覆性变革和重新布局的可能,园区管理者必须要尽早布局,在顶层设计上寻求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产业孵化的解决之道,构建面向未来的业务组合,形成多个产业飞轮,包括业务模式成熟的基础产业、作为增长引擎的战略产业以及有成长潜力的机会产业,对不同产业给与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考核机制。

         在园区产业定位研究中,要充分考虑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产业组合体系,既要立足于当前的产业基础,确保区域发展的根基,从本地产业升级中获取园区发展的能量,又要积极谋划未来的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招商和培育,布局有发展潜力的新产业机会,确保园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公司战略咨询中提出的三层面理论,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中,形成园区的产业体系构建模型。

         其中,基础性产业是指当前阶段在园区产业体系中占据较大比例,贡献较大产值和财税,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的产业门类。战略性产业是指当前阶段在区域经济体系或某一具体产业中比例份额并不占据优势,但市场前景较好能够快速成长,具有成形且可行的业务模式的产业门类。机会性产业是指当前阶段在区域经济体系或某一具体产业中暂未发展或初步涉及,但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市场风险较高,尚没有成形的业务模式的产业门类。

         园区应构建三层面的产业组合体系,针对不同层面的产业,相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支持政策,合理的配置资源,确保区域经济的稳健发展,实现重点产业的突破发展。产业体系构建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园区的产业体系分析,也可以应用于园区特定产业的分析,在进行专业化产业集群规划时,要考虑在一个大产业下选准合适的细分产业发展方向,要考虑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持续发展问题。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园区产业的集群和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产业定位、路径选择、产业培育以及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园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选择和主动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