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亚望京中心A座 401号楼5层

邮编:100021

电话: 13552913761

当前位置:首页  > 成长视点

全球两种科技金融体系对比分析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01-20] 发布者: 点击次数:
        我们从科技金融的一个相关领域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虽然不是科技金融体制的组成部分,但是科技金融最关键的前端环节,从源头上决定了种子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这里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重点环节进行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通过设立机制、与科技企业结合模式、运行特征、执行效果的对比分析来说明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的行为差异,力图找出与科技型小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

        一、科技成果转化

        英国和日本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正如上一部分的分析表明,英国和日本每百万人申报专利数量与美国接近,但是在科技型新企业的创办和科研成果转化上成效不如美国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立一套鼓励个人从事科技成功转化的体制。

        美国鼓励个人从事创业。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最为彻底和坚决,美国政府长期坚持以财政的形式无偿资助科学研究,将由国家投资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权直接赋予科研成果的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且规定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必须拿出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成果转化。这种规定清晰地界定了科研成果的产权,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财政资金资助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创办科技型企业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美国,主要是个人或者创业团队通过创办小型公司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这种机构投资风格比较开放和进取,往往容易在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取得成就,例如互联网、新能源、电子计算机等充满想象力、对经济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公司或者行业往往诞生在美国,这成为美国高科技产业领先的源泉。

        英国科研人员创业受限。英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在全球是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学校过于注重科研人员的纯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例如英国2000年引进的期权激励计划规定,只能在总资产低于3000万英镑的独立中小企业中应用期权激励,受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不能够执行期权计划。而且受期权计划激励的员工必须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企业内工作(美国不少于25小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为了创业,很难继续原来的研究工作,提高了创业的风险。这就限制了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这是导致英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因素。

        日德转化主体开拓性差。德国和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大企业。例如,在德国的研究人员中,大约2/3在大型企业工作,研究成果归大公司所有,由大公司实施科研成果转化。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方向偏于保守,由于德国和日本是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大型企业的主导产业基本上都是汽车、电子、钢铁、船舶等传统行业,他们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就是加强主营业务,对技术实施改进、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公司战略的限定,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强化核心竞争力,围绕传统产业展开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对于高风险、长周期、高投入的新兴领域,他们缺乏投资动机,投资行为偏向保守。这导致德国和日本等国很难进行革命性领域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事实证明,一些战略性新兴领域,包括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都不是在这些国家进行开创性研究和产业化的;另一方面,大企业决策时间较长官僚化现象严重,投资风格偏向保守,而决策时效性较差,一项发明在走完公司内部流程以后,往往已经没有时效性。

        二、商业银行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并且成功的创立了科技银行这一模式。而日本和德国对于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小企业的支持,基本上采用的是政策性银行的模式,即由政府对项目进行担保或者兜底,在政府担保或者兜底的情况下,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是并没有降低项目的风险,容易导致项目筛选等方面的激励失误和道德风险。总体而言这种效率要低得多。

        1、直接融资体系下的科技银行服务

        美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机构主要代表是硅谷银行。硅谷银行完全由民间投资,政府没有股份,也不给予补贴。硅谷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完全是以知识产权抵押作为基础的。该银行通过与风险投资公司紧密联系了解贷款对象的经营情况和行业的技术趋势、通过风险投资与贷款联动、加上设计一系列投资管控机制,很好地实行了自身与投资对象的紧密联系,通过与科技型小企业的紧密联系,协助其解决管理技术问题、实施财务顾问、提供出口帮助,通过促进小企业的成长而实现自身盈利。硅谷银行能够通过市场化运行实现正常运营并获取行业平均利润,2014年硅谷银行实现利润9.5亿元,资产收益率13.92%,说明硅谷银行是一家完全成熟的商业化运作的经营科技型小企业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



        图1:2010-2014年硅谷银行经营状况

        2、间接融资体系下的科技银行服务

        德国对小型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两家政策性银行,德国清算银行和德国复兴银行。德国联邦政府每年向这两大政策性银行提供50亿欧元的补贴,再由这两家银行向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提供2%到3%的利息补贴,商业银行依据这个额度向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这种间接补贴的方式提高了小型科技企业贷款的可得性,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尤其是对于处于现金流不足、成长期较长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不了金融服务;而且由于这种业务属于政策性业务,有很大的财政的性质,无法调动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日本对小型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的银行主要是日本政策金融公库。该机构于2008年10月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合并整合而来。到2015年为止,该公库已经向日本中小企业总数的大约40%提供了金融服务。但是该机构独立经营状况存在很大问题,在该机构成立后的2009年,亏损66亿美元。由于涉及行业领域众多,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政策性银行的人员专业性严重不足,影响了资金配置效率;再加上服务客户数量众多,无法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运营、市场、财务等方面的提升,对于企业管理技能提升有限。

        3、两种模式的对比

        两种模式对比有几个方面的差异: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市场化运行,自负盈亏的,日本和德国的商业银行是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担保和提供补贴,是半市场化行为。

        第二,由于政府补贴和干预的存在,再加上大型商业银行机构和操作行为上很难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这就导致,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非诚实经营,亏损了由政府进行补贴,缺乏对银行的约束机制。

        第三,从实际执行效果上来看,美国的科技银行一直是盈利的;而德国复兴开发银行该业务严重依赖财政拨款,而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则在成立以后就经历了巨额亏损,两者的独立运作能力都很欠缺。

        总体判断,美国的科技银行是市场化导向的,而日本和德国为科技型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是政府导向的,带有行政色彩,从体制机制上来讲,与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完全匹配。

        三、风险投资

        直接融资主导的美国,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基本成熟,而间接融资模式主导的日本和德国现代体制还有待健全。

        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建立现代体制。从公司组织形式上来讲,以有限合伙制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2/3的风险投资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的形式。结合了机构资金和有限合伙人的资金,同时又实现有限合伙制,降低了一般合伙人的经营风险,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其开拓性和冒险精神。从资金来源上,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行业,逐渐成为其最大资金来源,充实了风险投资行业的资金来源,由于这种资金追求长期收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行业的行为长期化。从投资领域来看,以高成长的高科技行业为主,相关统计表明,美国75%以上的风险投资集中在微电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从投资对象的生命周期来看,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2004年18%的风险资本投向企业成长期,而2014年该数据上升到32.7%;投向成熟期的比重则从2004年的40.6%下降到2014年的24.9%。

        德国风险投资行业未建立现代体制。德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主流组织形式是公司制,这种公司通常是大型公司或者商业银行的子公司,例如西门子公司、德累斯顿银行都设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自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三类机构占比约为65%;德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投向领域为传统行业,包括消费品、钢铁、零售等,相关研究表明,德国的风险投资只有11%的资金投向了高新技术行业;从投资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投向种子期和成长期的比例仅为24%。

日本风险投资行业未建立现代体制。日本风险投资公司采用公司制,主要为日本银行及证券公司等设立,大约80%的风险投资公司附属于银行及证券公司,优越缺乏专业能力,无法像美国风险投资公司那样提供管理建议。从风险资本来源构成来看,2006年约有55%来自于大企业、银行及证券公司,他们延续了母公司保守的投资风格。从风险资本的投资领域来看,2012年接近70%的风险资本投向了传统产业;从投资的阶段来看,2012年投资于种子期的风险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22%。



        四、创业板市场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创业板市场制度设计都遵循了市场化的原则,设计了适合科技型小企业的上市标准、实行做市商制度、实施严格市场监管制度、上市核准制和严格的退市制度。

        美国创业板市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股票市场的重要指数。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市值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之比从2007年的8.1%上升到2014年底21%;市场运行也日趋合理,2015年11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5116点,比1999年末提高1047点,而市盈率则从1999年末的152倍下降到2015年11月的26倍,市场日趋理性。德国和日本的创业板市场则显得不够成熟,德国新市场创立于1997年,由于大量公司造假、投资者亏损严重、交易清淡,市场曾经于2003年一度被迫关闭。日本的创业板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日本的各个创业板市场在活力门事件以后,股价大幅下挫、交易者信息上市,证券交易所管理层决定对原有市场进行改组,并新成立JASDAQ市场。

        2014年底,比较纳斯达克、英国AIM和日本佳斯达克市场,从企业数量来看和资产规模来看,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日本和英国愿意按低于直接融资的美国;从换手率来看,英国市场全年不到0.5次,说明市场交易冷清。


        美国与德国和日本的创业板市场存在如此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德国和日本市场中可供上市资源有限,导致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其次是,由于市场成立晚,管理层监管经验不足,学习和借鉴纳斯达克经验不到位,例如德国的新市场设立的标准不够严格、监管不严、退市机制执行不到位;第三是,缺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科技公司(世界前十大高科技公司基本上都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这样就降低了日本和德国创业板市场的吸引力。

        四、对比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直接融资国家科技金融各个领域的表现基本上都优于间接融资国家,显得更为成熟。


  本文章归成长方略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