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十四五”园区经济发展规划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04-09]
发布者:
点击次数: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为主的园区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在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前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不断加大,各种挑战与危机不断显现,各类园区发展也面临着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发展模式及招商引资等多方面制约。如何科学编制好各类园区“十四五”规划,不仅对园区经济发展应对新形势、布局新战略、设计新模式等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一、科学认识“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的新功能
长期以来,无论是区域发展规划编制,还是园区发展规划编制,不论是编制目的,还是规划用途,还是现实应用,都存在着某些认识误区。要么为了规划而规划,既不深入研究形势与趋势,也不谋划发展方式方法,更不重视规划实施,规划成了“应景文章”;要么规划仅仅是在墙上挂挂、口中说说、文件现现,规划成了“空话鬼话”;要么政府部门主导编制,要么委托外部研究机构编制,要么围绕园区负责人意愿喜好编制,规划成了政府部门的“自娱自乐”;还有的地方在规划编制中,单纯追求高端性、前瞻性与创新性,而忽视本地资源基础、本地发展条件、本地要素配置,规划成了无法实施的“空中楼阁”。针对规划编制中长期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编制“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研判发展形势,科学分析发展新趋势,科学设计新方法与新功能。
1、规划编制要科学研判新趋势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将全面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因素不断加大背景下,必须科学谋划园区“十四五”时期新发展。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我国对外开放正从“主导开放式”向“主动融入式”转变。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我国主动融入参与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将成为趋势,比如近期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即将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内发展趋势看,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战略”,是党中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双循环战略”之下,以吸引外资、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应对?是“十四五”规划编制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就产业发展趋势看,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实体产业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实体经济流动将成为重要趋势: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一方面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也将成为重要方向。因此,在“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编制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研判是一个重要功能。
2、规划编制要科学布局新战略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从产业布局到产业链构建,再到市场要素配置与市场需求结构等日趋完善成熟。“十四五”期间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新的需求,依据园区外部发展变化做好内部发展布局,是“十四五”园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与全国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构建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园区规划编制首先应布局好现有资源要素、现有产业、现有发展模式的调整与提升,围绕创新、高效、持续的发展目标,优化产业链、提升服务链、设计创新链、完善资源链、创新资本链、提高价值链,并加快实现“多链融合”。加快促进传统经济、传统产业、传统动能的科学发展;其次,要依据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做好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新动能战略布局,并实现新旧产业、新旧技术、新旧功能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优化,全面加快新动能培育壮大,实现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还应该依据园区经济面临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政策设计、土地要素、投资模式及招商引资等制约与挑战,做好战略谋划与战略应对及战略布局,使“十四五”规划真正成为园区未来发展战略布局。
3、规划编制要形成科学发展新共识
“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必须要避免政府一厢情愿、领导自我意愿、园区自我封闭,而应该把规划编制作为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形成统一思想、达成发展共识的一种手段,才能实现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相统一,不会出现编制与实施“两张皮”现象。
首先,园区规划编制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达成一致。既要有科学理论支撑与引领,更要可实施、可落地;其次,要发展战略布局与基础条件、资源要素、发展现实紧密结合,规划编制不能一味追求高、精、新而脱离发展现实;第三,园区规划编制要与区域、国家及全球发展战略相衔接、相统一,实现园区、区域、国家发展战略融合,尤其是产业发展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只有符合区域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才能融入全局发展战略,获取各级政府支持,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第四,园区规划要与产业企业发展战略形成共识。产业企业既是园区发展支撑,也是规划实施重要主体。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要坚决避免政府部门主导、行业企业不参与的现象。应充分听取产业重点企业意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使企业发展战略与园区发展规划达成共知、共识,甚至要通过引导、引领、服务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园区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融合;第五,园区规划编制要实现园区内外发展共识。一方面要在园区内部从管理部门、运营机构、招商部门、投资机构等形成共识,只有发展思路、方向、方式等达成共识,才能实现心向一处想、力向一处使、步调一个节奏,促进规划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在园区外也要实现园区规划与区域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共识,才能达到区域政府政策、区域资源配置、社会多种要素支持支撑等多方面协助。
4、规划编制要实现科学配置新资源
随着我国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地方政策空间进一步压缩、土地管理约束进一步收紧,园区依靠土地出让金减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法吸引投资、谋求发展的传统做法已没有市场,园区发展需要配置新资源、引入新要素、激活新活力。
“十四五”园区规划不仅要研判新趋势、分析新形势,还要找出新问题、新制约、新挑战,更要提出新需求、新要求,同时还要把规划编制作为配置新资源的一个手段。首先,园区经济发展需要智力资源,园区规划编制本身就是分析研究与谋划发展的过程,规划编制机构必须具有高超的研究能力与形势趋势研判、预判能力,起到园区发展智力支撑与规划咨询功能,并可与编制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每年规划修编、发展咨询服务提供长期智力支撑;其次,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创新是园区发展的最大动力与活力。园区发展规划编制要注重园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的创新谋划,同时做好政策创新的设计谋划;第三,编制园区规划可围绕园区发展新的资源需求,如金融、科技、人才、平台等多方面资源,既找出资源需求,又提出资源方向,同时还可引入相关资源。
5、规划编制重在实现科学实施
在编制“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中,要体现科学性、可行性与可实施性,也就是常说的既要好看更要好用,既要高端顶天更要务实立地,既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更要立足发展现实,既要规划干什么更要设计怎么干,既要提出发展需求更要设计如何满足需求,既要设计发展方式方法更要谋划设计运行活力与机制。
要实现规划编制上述功能,首先还是立足园区发展基础、发展现实条件为前提,使规划接地气、可落地;其次,规划设计发展方式方法要科学、可行;第三,设计发展目标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发展规律,又要考虑不确定因素与超常规发展;第三,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还要高素质的管理运营团队。因此,园区规划编制既要注重建立干事创业、高水平的管理与运营团队,更要在营造发展环境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创新方面做好谋划,通过机制创新充分激发管理运营团队的工作动力与活力;第四,规划编制在重点做好园区营商环境营造的同时,还要做好产业生态及创新生态建设,为实现园区经济高质量、高水平 高效率、高速度发展提供软件与硬件的“双支撑”。
二、科学把握“十四五”园区经济发展新趋势
各类园区经过四十多年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着体制机制、管理运营模式、投资方式及招商引资等多方面挑战。因此,在编制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时必须科学把握当前及今后园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1、要全面认识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央十九大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阶段目标,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转变。
“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快构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单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而且也是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就园区经济而言,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大方向和重要任务。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宏观产业结构。高附加值,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系统性、规模性、精准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与功能,完全符合我国各种园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与整体发展目标,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及远景发展的重要趋势。
2、要全面创新园区经济发展新模式
园区经济发展初期是采取政府“派出式”管理模式,也就是以地方政府派出人员组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理委员会承担从整体规划、 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审批、项目投资立项、招商引资等整体性、全能性管理职能。经过四十多年发展,政府管委会包办、统管式模式已不再适应园区发展。这是因为园区经过长期发展,一是土地利用、政策管理及税收优惠等空间日益有限,同时随着全国初期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产业发展方式愈发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变,政府官员对园区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方式等缺乏专业性,难以适应产业选择、投资方式与招商引资等工作开展;三是政府管理委员会模式缺乏市场化机制引领,造成一些园区管委会市场服务意识差、管理服务水平差、运营发展效率慢等问题出现,严重制约园区经济发展;四是大多园区经过三四十年发展历程,管理功能已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土地审批、政府投资等方面越来越向行政服务、产业服务及公共服务需求转变。综上分析,园区管理委员会体制已不适应发展要求。
加快实施“管委会+公司+基金”创新园区发展管理运营模式,将是“十四五”园区发展重要方式。 事实上,近年来“管委会+公司+基金”模式已经全国众多园区运用,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在北方一些地方园区还存在改革不彻底、创新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管委会+公司+基金”的园区运营模式中,原来政府派出方式组建的管理委员会要向“服务委员会”转变,要从管理的立场与职能向治理、服务角色功能转变,而“服务”不仅是政策与公共服务,还要向营商环境、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建设升级。“公司”承担园区整体运营、项目投资运营及招商引资功能。园区运营公司设立既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民营资本参与,但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市场化管理机制与运营机制,而不是变成了公司化的“管委会”。“基金”的构成更应该具有明显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基因”,其构建可采取政府引导,战略投资、产业资本、银行资本、企业资本等多种资本供应参与,必须体现构成多元、投资专业、决策灵活的特色。
3、要全面创新园区发展新功能
对大多数园区来说,现在发展不再是“圈定一个区域、建设基础配套、引进几个企业”的初期发展模式,而是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与企业支撑等已逐渐完善成熟,园区发展也必须从初期的“大规划、大建设、大招商”向“大服务、大运营、大发展”转型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园区的发展功能必将发生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由园区建设向平台化运营转变。园区不再是一片地、一片厂房,而是产业发展平台、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多种发展资源平台,更是产品生产与价值创造平台,当然还可以是政策创新与试点实验平台;二是由重资产发展向轻资产化发展转变。大多数园区已经具有几十年历程,不再是“大建设、大投资、大招商”的发展阶段,而是应该运用“大服务、大提升、大价值”发展方式,由重资产(土地、资本等)思维向轻资产运营思维转变。大服务,不仅要从管理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变,还要向服务转型,不仅提升营商环境与政策环境的营造,还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科研、信息等)的建设,做好企业服务(包括方向引导、科学规划、发展咨询、扶危解困等)、产业链资源的对接协调配置(科技、金融、人才、智力、供应等发展);大提升,就是要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发展水平、效率水平、效益水平等;大价值,就是降低行政成本、生产成本,提升科技价值、质量价值、品牌价值等多种价值;三是从重注生产向强化生态转变。园区经济从以往注重“引进企业、抓好产量、体现效益”,正向“生态化生产、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环境”转变。园区生态化与生态园区化正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园区生态化,不仅仅是建设环境优美、景色美丽的园区外貌,还要在节能降耗、提升资源利用、单位效益效率提升等方面作为发展方向,更是要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营造园区的“发展生态”。真正实现园区的生态化发展与生态的园区化发展。
4、要全面创新园区发展新模式
“十四五”及未来发展,我国的园区经济发展方式与模式将发生重要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多战略衔接”。园区发展规划编制要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战略与园区整体发展战略要高度融合,园区发展战略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及全球发展战略的深度衔接或对接;二是“多园区共建”。在重视实体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诸如虚拟注册、远程研发、异地生产等“虚拟园区”建设,以数字化、信息化与云端化的“云端园区”建设,区域内产业带动、配套生产、异地经营等的“飞地园区”建设,更重要的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及重点企业发展服务链配置的“服务园区”建设;三是“多种功能联合”。本着创新、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土地要素供应趋紧、重复投资浪费、减少企业投资负担等发展潮流,在“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中,要突出园区内企业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生活、联合服务、联合办公的集约化发展趋势;四是“多链协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源链,提升服务链,创新价值链,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园区产业发展应突出资源集聚化、集约化、集成化,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好园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五是“多融合发展”。对多数园区而言,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大多已经形成,要实现园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主导产业链融合、园区内多产业协同协作,与区域产业资源、供应、市场需求等相配套,同时还要与全国及全球产业链分工与市场供应需求等相融合。
5、要全面认识园区发展竞争新变化
据统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新区及重点产业园区就有千余家,加上各地省级园区,我国各类园区多达二万多家。各类园区之间不但从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同质化的重复建设,相互间要素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竞争加剧。
在“十四五”园区规划编制中,必须充分了解当前阶段园区竞争的新变化。一是园区产业链竞争向产业生态竞争转变。产业链是指围绕产业前端资源供应、中端生产制造、后端市场供应组成的全链条,链条建设越完善、配置越完整、建设水平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而产业生态既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又包括产业政策、管理机制、要素吸引条件(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二是要素投入竞争向科技驱动竞争转变。经过长期发展,园区发展方式由以往的土地、投资、基础建设等逐步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因此不论从整体经济及区域经济竞争,还是各类园区之间的竞争,都必须注重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竞争力作用;三是园区政策性竞争正向市场化竞争转变。长期以来,各地方区域与园区间的竞争依靠的土地供应政策、税收优惠力度、财政投入水平要素投入,而这种竞争正被资源供应、人才等要素配套、市场需求等“硬配套”与管理机制、服务水平、营商环境建设等“软资源”所代替;四是营商环境竞争向生态环境竞争转变。营商环境是指企业从注册到注销之间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近年来各地也皆加大营商环境建设。但从园区发展来,仅仅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建设还不够,而应该从政策环境、创新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全面建设;五是招商引资竞争要向内部高质量发展竞争转变。长期以来,对外招商引资是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招外商、招大商、引外资一度成为各地发展方式。而随着我国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产业链构建逐渐完整、市场供应结构日益成熟,一门盯着招外商、引外资、育新产业要逐步向加快园区原有产业发展、提升园区内部发展水平、培育园区内企业做大做强转变。
三、科学把握“十四五”园区发展新原则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在编制“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中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1、要把握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改革创新是激活制度活力与机制活力的关键。近年来,各地在借鉴中关村、苏州等园区改革创新经验,不断加强园区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力度。对园区经济发展而言,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
首先是制度创新。必须在园区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尤其是对于政府派出式的管理委员会从职能定位、管理职能与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市场化、专业化、高质量化改革;其次,要全面创新园区整体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激活园区发展活力;第三,要重视科技创新对园区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围绕“立足原有产业提升、服务主导产业做强、培育前沿技术及产业布局”的总体发展思路,做好科技创新的规划布局与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更要做好园区科技创新要素与环境建设;第四,要加强发展模式创新运用。不论是整体园区发展,还是产业及企业发展,都应该重视新发展模式,运用新发展模式。比如建设智慧化云端园区、智能化信息服务园区及产业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应该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生产制造与智能化、工业与服务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第五,要重视产业链价值创新。从各地园区发展来看,各园区内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加快实现高水平、高质量、高价值发展是重要方向。在园区发展规划中,应加强对产业链价值的创新、提升与设计。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水平、强化产品品质、铸造产品品牌、拓展市场供应等方面,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
2、要把握开放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而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开放,既要创新理解当前阶段开放的新内涵新内容,也要了解开放的新方向新趋势。
首先,园区内部发展要开放。园区内不论是各企业间,还是产业间,都不能再采取封闭发展,而应该企业间加强共建、共创、共享,从研发及生产设施共建,到研发成果共享与市场渠道与网络共用等;其次,园区与区域资源及市场要开放。要避免园区内与园区外,尤其是本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与市场竞争与重复建设,而应该采取资源配置、市场供应等方面的开放融合;第三,要深化国际市场高水平开放。近年来,虽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加大,但我国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方向不会改变,而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与新冠肺炎疫情未来好转,与上合组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与CPTT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中日韩MTA(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区域合作步伐加快,我国整体经济的对外合作依然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第四,要调整对外开放战略。不论是园区发展开放,还是国家整体开放合作,都必须依据新发展形势,新的发展阶段与新的发展需求,由主动对外开放合作向主动融入式合作转变,由自我主导式对外合作向自我加入式转变。从我国受邀加入ECEP到拟参与CPTPP谈判,都是上述“两个转变”的佐证。不论对园区企业及产业开放合作来说,还是园区与当地区域,还是与全国与全球开放合作方面,都应该主动融入外部发展、外部市场、外部需求,开创开放合作的新局面。
3、要把握多层面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多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手段,而对园区经济发展来说,加快多方面、多层次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手段,也是园区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必然规律。那么,“十四五”期间园区融合发展需要把握哪些趋势呢?
首先,要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从现实来看,全国众多园区,尤其是各地高新区与经开区或新区区域构成,既有产业厂区、产城聚集区,也包括比例不等的乡村。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局性发展背景下衡量,园区经济具有产业集聚性强、发展水平高、产城融合性强等特点,不仅具备“以工补农、以成带乡”的发展基础,也利于“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更重要的是,在园区外部要素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城乡互促发展可挖掘内部潜力(如土地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需求等)、激活内部活力(劳动力、乡村服务、高效农业等)、提升内部资源效率(土地利用率等),形成园区发展的“内循环”,为园区发展提供新动力;其次,要把握工农融合发展新趋势。不论是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还是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仅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参与,甚至还是基础和前提。从发展现实看,“工农融合”不是简单以工业补贴农业发展,而应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过程中,把农业生产与农村需求,及农业农村的土地供应、劳动力资源与生产生活市场化需求,都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来,实现工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第三,要把握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产业融合发展要在生产、供应、销售产业链环节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多产业、多业态、多领域的协调、协同、协作融合,比如,工业与信息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农业与工业融合、工业与金融业融合等多方面融合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园区经济要加快形成“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第四,要把握新旧动能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与旧动能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也不能以阶段性划分。新旧动能之间的关系必须科学理解,不论是园区经济发展,还是整体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化理解发展新动能就要淘汰传统动能。在“十四五”园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要科学制定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与阶段,实现新旧动能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方式。
4、要把握园区经济发展的智慧化趋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大量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既成为发展趋势,也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在园区规划编制与现实应用中,必须把握好园区智慧化发展趋势与要求,更要设计与实施好“智慧园区发展战略”。首先,要加快实现园区管理的智慧化。园区应加快“云端园区”建设,搭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既实现园区管理运营的科学化,由与园区外部各种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园区内部管理服务与全部信息资讯畅通;其次,要大力推进产业企业发展智慧化。一方面引导支持产业企业做好“上云工程”,从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到管理运营的信息化;一方面鼓励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与外部信息网络开放,打破园区内各企业及产业之间的“信息藩篱”,又实现企业与行业及外部市场的“资讯畅通”;第三,要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园区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既有加快发展知识经济、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也有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增长点的发展需求,因此园区发展规划中,应重点做好智慧产业规划设计,如智慧园区平台建设、智慧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智慧产业。
5、要把握园区发展绿色化新趋势
一方面随着各种要素资源供应趋紧,园区发展的土地、人才、资金等多种要素约束性供应进一步紧张;一方面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绿色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将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首先,要加强绿色园区建设。在园区规划与建设上,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绿色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森林化园区、花园式园区、生态化园区建设,实现“美丽园区,创业宜居”的绿色化发展要求;其次,要加强园区绿色发展。在资源利用与节能降耗上,按照“集约高效、提高亩产,节能降耗,循环绿色”的要求,努力提高园区工业产值与利润价值的“亩产数”,还要加快推进园区资源循环化利用、综合化利用与低能耗化发展和零排放化发展;第三,要加强园区绿色发展体系构建。不论是产城发展模式,还是城乡融合发展模式,都需要推进绿色园区体系化构建。不仅要规划设计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到绿色园区的体系化、系统化、阶段化建设,还要加强绿色园区建设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等保障支撑体系构建。
四、“十四五”园区经济发展规划及实施建议
编制“十四五”园区规划要按照“前瞻性谋划、战略性规划、科学性设计、高端性对接、持续性发展”的总体要求,既要做好对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与发展布局,更要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园区发展实际做好科学设计,同时还要做好与国际市场、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与市场需求对接,谋划好园区持续化发展。对此,就“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及实施运营有以下建议:
1、要立足本地资源,打造区域发展优势
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园区发展,都必须立足本地资源、本地基础、本地条件,打造在区域、全国,甚至在全球格局中的发展优势,才能增强在全局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当前发展阶段,园区经济发展要打破过去“拼资源、拼政策、拼优惠”传统竞争方式,要着力打造自我独特发展优势。同时,还要转变“一门心思招外商、千方百计引外资、千辛万苦用外力”发展模式,要把园区发展工作重点放到整合现有资源要素、打造独特发展优势、做强主导产业、促进本地企业壮大、做好本地产业资源链配置。也不要再去迷信“外来和尚会念经”、“招来企业才是增量”的观念。盘活本地资源、用好本地资源、提效本地资源似乎比引进一个企业(十年八年财政难有收益)、孵化一个新兴产业(周期长、风险大)、培育一个新增长点(难度大、投入大)更科学、更实用。同时,招商引资还应该以升级本地产业、配置主导产业链、促进本地企业最强为目标,而不应贪大图洋、望外忘内。
2、要做好科学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总体指导思想, 编制“十四五”园区规划不仅要确保规划科学性与务实性,还要是实现多战略融合、多规划合一、多保障支撑。
首先,园区发展规划要与区域规划、全国整体战略规划相统一,还要实现园区内与产业企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其次,园区发展规划要与空间布局、国土规划及综合性规划要统一,既要给未来发展规划好持续空间,也要给园区未来发展“留白”;第三,园区发展规划要与多种规划相配套。园区规划要体现系统化、体系化与配套化,要做好单项产业规划、投资专项规划、政策配套规划、创新体系规划等各种配套规划的编制,加快形成园区发展的规划体系;第四,要做好规划的调整、评审与修编工作。必须注意的是,当前科技变革与市场变化不断加快,技术与模式等更新换代加速,要保证园区规划的先进性、科学性、引领性,就必须注重规划的评估与评审工作,通过多方面、多层面、多领域的组织规划评审工,才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还要做好规划的调整与每年修编工作;第五,园区发展规划要保证实施的长期性。规划朝令夕改、模式一换领导就变、政策随机常变是一些地方存在突出问题,对于“十四五”规划,应该通过党委常委会通过、人大立法、形成条例等方面,实现规划的长期性、稳定性。
3、要配置发展资源,完善发展生态
在园区规划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围绕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供应配套等方面的资源配套,还要在注重技术、人才、土地、资本等各种“硬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创新、智力咨询、创意设计、知识产权、品牌文化等方面“软资源”的创新配置。同时,还要重点做好对各种发展资源要素的吸引,也就是做好园区“发展生态”的营造。一方面要全面打造营商环境的“升级版”,不但注重企业设立注册的“一站式服务” 、“跑一趟办理” 、“一次性负责”,还要注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遇困相帮”、“逢难相助”、“发展相促”,而对于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破产时,对企业的注销撤资也要给予协助,这才是完整的营商环境的营造,而不是只管注册不管注销、只管引入投资不管倒闭撤资。一方面还要着力打造园区发展生态。上文说过,发展生态不仅围绕企业及产业发展的“生态链”,而是包括政策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创新环境、服务环境等全方位、全方面、全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
4、要创新发展方式,创建试点实验
创新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手段。首先,要强化园区管理体制创新。按照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科学化运营原则,做好园区管理方式与运营模式,加快管委会职能服务创新、公司化运营创新与资本投资机制创新;其次,要加快推进园区管理方式创新。加快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园区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实现园区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效果高效化;第三,要加强企业管理及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管理、营销模式等方面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产业链创新、产业科研平台建设与技术创新与共建、共享模式创新;第四,要重视园区相关政策创新与试点示范区建设。各类园区历来是我国政策创新高地与试验台,在“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中,要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大胆进行政策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试点实验与示范工作。比如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验区、园区综合改革实验区、新发展示范区等。
5、要打造园区专业团队,实现高效持续发展
打造高质量的干事创业园区建设运营团队,是实施“十四五”园区规划,实现园区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管理团队。在现行管理委员会基础上,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运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手段,充分激活团队工作激情,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其次,要组建一直专家化服务团队。不论是园区原有产业发展,还是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都需要一直专业化服务团队。服务内容也从技术引进、资源对接、关系对接等“传统服务”,拓展到战略规划、发展咨询、创新研究、创意设计等领域;第三,要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与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发展战略引导引领,提高企业决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是实现园区产业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要组建一支智力与技术支撑团队。围绕园区产业与企业发展,组建一支科研团队,对促进园区产业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须充分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技术趋势,结合企业技术进步需求,采取产学研合作、联合研发、委托研究、科技股权合作等灵活多变方式,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务实技术队伍;第五,要创新打造聚集平台建设。创新搭建人才聚集平台是吸纳各方人才、组建高素质团队的重要载体。比如,通过创新机制设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方式吸纳国内外科研人员,通过设立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方式,吸引政策创新、咨询规划、产业模式研究等领域专家,通过举办发展论坛、研讨会、交流会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搭建长期交流沟通合作平台等。
综上所述,“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既对园区发展提出新要求,也带来新挑战,同时也带来新机遇。编制好“十四五”园区规划,是实现各类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根本,而实施好“十四五”发展规划更是园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上一篇: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