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研究课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8年的建设,本区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端载体,为建成“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医药名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项目强区战略,立足全球视野,集聚优质资源,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重大项目加快落户
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阿斯利康、石药集团等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重点瞄准跨国大公司、中央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着力招引投资体量大、支撑效应明显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爆发力强的创新型项目。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动物疫苗项目、雀巢集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项目、美国亿康生物项目、上海复星集团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签约。与此同时,世界知名医药企业百时美施贵宝、赛诺菲、诺华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跟踪落实之中。
(2)在建项目加速推进
认真梳理在建项目,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推进进度,形成推进合力。阿斯利康全球最大生产基地项目、康淮生物全球最大疫苗产业化基地项目、石药集团泰州国际高端制剂制造物流项目、康缘集团兴源药业生产基地项目、台湾生达全球水性贴布生产基地、美时医疗核磁共振产业化基地、华威特动物疫苗基地项目等17个单独供地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江苏新智源、国丹生物、南方卫材等34个进入标准厂房区项目完成装修,赛昂国际医疗器械、江苏德威兰、江苏长星等5个进入标准厂房区项目加快装修,江苏和博、江苏美伽等11个进入厂房区项目正在设计,雀巢集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项目、江苏中康等12个项目进入开工准备阶段。
(3)竣工项目加快投产
着力推进在建项目加快竣工投产,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年以来,瑞莱生物、泰德医药、硕世生物、默乐生物等一批项目正式投产,海王药业、汇伦药业、亿腾药业、杜瑞医药等一批企业竣工待产。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园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1)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拓展。2012年,园区先后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药标准化工程实验室等8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进区企业则与国内外2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华泰晨光组建了院士工作站,中科院(泰州)新药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大学科技园申报加快启动,以集聚中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为主题的中医药产业园规划编制完成。
(2)公共平台加速完善
按照“政府主导、国际化目标、企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思路,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医药大小分子筛选、中试放大、药品物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医药信息检索以及疫苗工程中心等16个公共技术平台相继投入使用,基因测序、新药孵化等平台加快建设,动物实验中心、合同加工服务平台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3)资本体系加速健全
遵循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融共生特性,加快建立完善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代资本体系,先后成立了创投公司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设立了2支政府引导基金,吸引了艾威投资等8支海内外投资基金落户,初步建立起创业初期政府扶持、成长期科技信贷支撑、成熟期股权直接投资、扩张期上市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引才机制,创优留才环境,加快构建涵盖医药研发、生产、经营及康健医疗等方面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团队。
(1)构筑政策高地
中国医药城“人才特区”政策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市财政和园区共同设立了每年6000万元的“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从10个方面支撑人才团队建设。
(2)完善配置平台
成立了中国医药城高新猎头公司,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端人才访聘服务,已成功为阿斯利康、长泰药业等企业提供53个高级岗位人才寻访服务;以中国医药城人才库与中华英才网共建共享为契机,充实形成了102万人份的人才信息库,建立了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面向全球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先后举办3次大型人才交流会,单场进场人数均超万人;积极创新人才招引方式,为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企业提供专场招聘个性化服务。
(3)提升服务水平
创建了医药产业岗位薪酬标准体系,对医药产业251个岗位进行系统描述,建立了国内首家符合国际标准的医药产业岗位职责描述与薪酬指导体系,建立完善了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帮助各类人才积极上争人才项目资金。
4.配套设施加速健全,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围绕建设“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目标,加快建设医药产业特色鲜明、产城功能叠加互补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新城区,园区综合配套水平明显提升,承载水平明显增强。2012年,园区新开工建设各类建筑19万平方米,竣工各类建筑70万平方米,37万平方米工程加快建设。
(1)破解土地资源制约
面对土地需求刚性上升、供给严重不足的新形势,统筹安排土地布局和用地规模,推进土地利用动态管理,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2012年园区共办理省农用地转用2839亩,供应土地1090亩,挂牌上市土地486亩,办理土地使用权证1815亩,收储土地2230亩。
(2)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强化城建项目计划管理,定期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工程建设难题,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全年园区共实施城建项目为13个,总投资23.13亿元,已完工项目工程8个,在建工程5个。GSP物流仓库、四期标准厂房、CMC综合大厦、东方小镇二期、学生公寓和青年公寓一期等6个房屋建筑项目去年基本完成;综合管廊项目将于2013年2月完工,四期标准厂房配套工程将于2013年4月完工,国家新药创制平台二期项目D栋装修以及疫苗工程中心装修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3)加强项目工程管理
坚持以安全质量为核心,强化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严把建设工程质量关,严控工程造价成本关,严防工程安全事故关,促进园区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按照“建管分离、建管并重”原则,创新公用设施管理方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发挥公用设施效能,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二)产业定位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资本化为保证,以创新平台为支撑,以新药创新、新型疫苗、诊断试剂、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打造我国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新高地。
以产业化为根本,重点打造疫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中药现代化和保健品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将中国医药城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基地。
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世界医药博览会为桥梁,将中国医药城打造成世界医药产业展示交易中心、中国医药产业接轨世界的桥头堡、中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
以新兴技术为主导,以健康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为方向,将中国医药城打造成我国一流的智慧健康先导区。
以人才化为支撑、以高端教育机构为载体,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区,打造江苏省医药高端人才特区。
上一篇:房山区重点功能区提升策略研究